2015阿美族複音歌謠傳承計劃

2015阿美族複音歌謠傳承計劃

NEWS

最新消息

藝術文化

2015阿美族複音歌謠傳承計劃

2015-11-14

緣起

隨著生活形態的改變,早期馬蘭地區阿美族以人力為主的稻米耕種,已為機器所取代。而耕種期間以及農閒之餘,族人相聚時所演唱的傳統複音歌謠,也因而消逝。對於這種可能與人類起源相關聯的歌謠形式,卻將在這一代族人之間消逝,有志之士無不力圖挽救。但政府對於此種以自由對位演唱的歌謠之傳承,並沒有拿出相應辦法,加以投注經費不足,族人對於無形文化資產保護意識的薄弱,眼見傳統複音歌謠即將消逝。

問題所在

台灣的許多族群都有複音歌謠,但形式卻各有不同。馬蘭地區阿美族的複音歌謠,不似歐洲複音,每個聲部各有一定走向,透過一再地重複練習相同旋律,即可與他人搭配,演唱複音形式。

此地區的複音歌謠,早期學者如黑澤隆朝、許常惠等人,稱其為自由對位,主要因為每個聲部的旋律並不完全固定,而是歌者在一定的框架下可自行變化,變化過程中既要講求和諧,又要互能搭配。因此不同的歌者組合,所產生的複音亦有異。這樣的形式,歌者所要掌握的,並不僅僅是一個固定的旋律,而是必須透過許多的學習,而自己“製造”出一個能搭配的對應旋律。

但是這種特殊的技術,由於政府相關部門在理解與認知上之不足,因此在經費的補助上,亦犯了致命的錯誤:即請所有學生僅跟著一位老師學習。殊不知此種方式,僅能傳播單聲部的主要旋律,卻無法教導學生其他聲部的變化形式。以至於地方政府對於文化的傳承雖提供了補助,但仍無法挽回阿美族這種特殊的技術。

本計劃實施特色

南部阿美族複音音樂傳承無法推展的最大原因,乃因社會變遷,傳統學習方式無法適應現代生活方式。因此本計劃擬定時,考慮現代音樂科系的教學方式,實施小組制,由兩三位同學跟隨一位老師學習,且不同聲部有著不同老師,形成多位老師教學情形。學生跟隨不同老師,學習不同聲部,熟悉歌謠個別聲部的旋律後,再一起歌唱,日漸累積曲目與經驗,逐漸能掌握其中技巧。當有一天,這些學生也能自創複音旋律,才是阿美族複音音樂傳承的成功。

本計劃的另一個特色,乃是學習與實踐並重。政府在推展馬蘭地區傳統複音歌謠時,所使用的教學模式,乃是一般的大班教學模式,學生僅一遍遍跟著哼唱。而本計畫乃透過比賽展演,讓團員以傳統小團體三五人演唱的模式,進行比賽競爭。學生透過比賽,將歌謠大聲唱出,傳統演唱模式也因此得以回復。

實施成效

由於耆老並非專業歌者,因此要求高低音歌者分開教學,在本年度的教學中產生了極大困難,因此教學上還是以高低音老師同時搭配為主。此外,不同老師的搭配組合,有著不同的調子轉音,因此當與不同老師學習的學生,在比賽時組合在一起演唱,則會產生例如咬字不統一、多或少一段落等等的情形。

此外,學生在一年四期的學習上,也摸索著不同的方式:例如第一期的三個月,一位團員僅跟著一位老師學習;第二期則所有學員同時都與相同老師學習,但每個月換一次老師;第三與第四期,則再返回與相同老師學習三個月的情形。

最後驗收,每期三個月所必須學習的三首歌謠,在團員的勤加聆聽、勤奮練習、合作共力下,終於完成目標,唱出多聲部的天籟之聲。

↑ 高淑娟老師是為杵音文化藝術團團長,也是此計畫最有力的執行者

↑ 高老師期勉大家

↑ 104年8月底部落聯合豐年祭將歌謠實際應用展現

↑ 部落年齡階層展現

↑ 左一 ,阿美族複音歌謠傳唱總策劃 東吳大學音樂系 呂鈺秀教授,右一及右二 勇源基金會 楊致琦秘書與黃淑青副執行長與受邀表演老師與團員合影

↑ 阿美族複音歌謠傳唱總策劃 東吳大學音樂系 呂鈺秀教授(右一)帶勇源基金會 楊致琦秘書(右二)與黃淑青副執行長(右三)觀看各期成果照片

↑ 勇源基金會 黃淑青副執行長與團員同樂

↑ 勇源基金會夥伴與杵音文化藝術團團員大合照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