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Connection ── 音樂沙龍推廣 企業合作計畫

Taiwan Connection ── 音樂沙龍推廣 企業合作計畫

OUR SERVICES

本會業務

Taiwan Connection ── 音樂沙龍推廣 企業合作計畫

緣起:
Taiwan Connection 由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與旅美小提琴家胡乃元共同發起,並由胡乃元擔任音樂總監。 2004 年成立以來,每年的音樂節邀請海內外傑出華裔音樂家回台聚集,十餘年間已舉辦上百場活動,所到之處都獲得熱烈的迴響。

TC 自成立以來儼然成為習樂者的烏托邦。以不設指揮的室內樂形式, TC 讓每一位音樂家共同負擔起音樂的責任。胡乃元認為 TC 的精神就在於一群相信音樂,仍在追求音樂語彙,集結智慧的每一個團員。 TC 曾分別於 2008 及 2011 年獲得《表演藝術雜誌》高度好評。尤其 2010 年音樂節中成功演出貝多芬《英雄》交響曲後, 更於表演藝術雜誌引爆話題,從令人血脈賁張的極致演出,探討何謂 TC 精神。

2014 年,胡乃元暫時為 TC 畫下休止符。有意識停下腳步的 TC,儲備能量後於 2017 年再出發,分別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辦復出音樂會。2018 年夏天 TC 室內樂團將重啟睽違四年的音樂節規模,舉辦 5 場「TC 室內樂團巡演」,呈現孟德爾頌芬加爾岩洞序曲、巴爾托克嬉遊曲及貝多芬田園交響曲,三大古典音樂經典。2018 TC 音樂節,更將首度舉辦「TC 第一屆國際室內樂系列」,邀請多位國際知名音樂家,分別來自紐約、里昂、首爾、堪薩斯,以布拉姆斯弦樂 六重奏第一號及第二號,共探布拉姆斯私密的內心風景。


壹、關於 TAIWAN CONNECTION音樂沙龍組合
TC以「讓音樂深入世界各個角落」為願景,2017/18年邀請由TC音樂家組成的小型室內樂團「森。木管三重奏」、「藝心弦樂四重奏」及「對位室內樂團」共同參與音樂推廣計畫。透過結合音樂演出與講座分享,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與觀眾互動,讓更多人欣賞古典樂,使古典音樂能在台灣深耕茁壯。


貳、音樂沙龍/五感音樂演出團隊簡介
一、「森。木管三重奏 / Sen Trio d'anches」
由三位留學德國並喜愛室內樂的年輕演奏家謝宛臻、劉凱妮、簡凱玉共同創立,並於2011年於國家演奏廳舉辦創團音樂會,其後不定期推出新的曲目,於台灣各地演出,亦參與校園推廣。

「Trio d’anches」是法文「簧片三重奏」的意思,由雙簧管、單簧管以及低音管三種簧片樂器組成,於二十世紀初開始受到法國作曲家青睞,留下許多重要作品,這個組合也成為木管樂器最重要的室內樂編制之一,三種木質樂器組合而成的音響,細膩卻又極具變化張力,對聽眾與演出者來說都富於巧妙的趣味。

20世紀前半期的2次慘烈戰爭摧毀了歐洲許多重要文明,而巴黎的藝術與文化卻得以在這紛亂的時代共同保存下來。《五感音樂》將從三位法國近代作曲家J.Ibert、G.Auric與E.Bozza的創作背景談起,當時處身於法國的音樂家們,面對戰爭與生命的反思又是如何?

二、「藝心四重奏 Artrich String Quartet」
由Taiwan Connection音樂家組成,以藝術為本,從心出發的「藝心弦 樂四重奏」,是台灣樂壇新晉的四重奏團之一。成員為小提琴家林一忻、胡庭瑄、中提琴家蔡弦修及大提琴家張琪翊。

近年除參與TC音樂節的活動,隨小提琴家胡乃元至臺灣各地舉行講座 巡迴音樂會之外,亦受邀於春秋樂集及誠品人音樂會等演出。2014年五月蒙 TC邀請與包瑞里斯弦樂四重奏 (Borealis String Quartet)一同於高雄市音樂館演奏廳、台北市中山堂光復廳及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演出八重奏。同年七月在義大利 Casalmaggior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再度同台演出,獲得當地觀眾熱烈的迴響,期間於克里蒙納小提琴博物館(Cremona Violin Museum)與包瑞里斯弦樂四重奏合作孟德爾頌八重奏,積極累聚紮實的舞臺經驗,展現台灣新生代音樂家在室內樂演出的實力。2015年於台北中山堂光復廳舉辦創團音樂會,同年十二月,與名鋼琴家扎斯拉夫斯基(Roman Zaslavsky)於嘉義民雄文藝季合作演出;2016年更獲選為「堤頂之星」,並接受台灣工業銀行教育基金會的訪談,內容於六月份《MUZIK古典樂刊》出刊;七月於台灣工業銀行音樂廳演出。2016年起定期於國家音樂廳演奏廳舉辦年度音樂會。近期除演出外, 並致力於教育推廣,於各學校、樂團及教會舉行講座及大師班。2017年開始與 TC 展開企業及偏鄉學校的音樂推廣計畫,期待讓更多人認識、喜愛弦樂四重奏。2018年起獲邀誠品室內樂節演出,並於十月份獲選為臺北藝術大學駐系弦樂四重奏。

每位作曲家的創作都在記錄他當下的情緒。作曲家本身的生命經歷與當下的社會背景成為影響樂音鋪陳的因素,他們所譜下的每個音符承載了內心千絲萬縷的思緒。而透過不同的演奏者詮釋,樂曲又被排列組合呈現各種富有各種張力的情感故事。這場講座將透過音樂演出及與聽眾的互動分享,一同探尋古典音樂裡所描繪的情感世界。


三、「Voyage 弦樂四重奏 Voyage String Quartet」
「Voyage弦樂四重奏」於2010年成軍,由黃美菁、林子平、黃冠蓁及Victor Coo(高炳坤)組成。“Voyage”譯為「旅」,意為流動、傳遞、將美好的音樂薪傳續延,希望透過對音樂的熱情與傳遞的理念,讓更多人認識室內樂的美。四位音樂家自旅美求學期間,便結下深厚友誼,除了弦樂四重奏的演出外,各自也在不同的音樂領域努力:優秀的管弦樂團員、音樂演奏家,與音樂演奏教育家。

自2010年舒曼200週年紀念的創團音樂會起,Voyage弦樂四重奏已於國家音樂廳、高雄文化中心至善廳、高雄音樂館、國立大學音樂廳等地表演。積極地拓展新曲目,也期許未來能在不同國家做交流,以室內樂的形式,一起與聽眾領略偉大作曲家的風采。

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猶如簡短的音樂自傳,晚期的弦四作品更是其超越自己的證明,深刻描寫內在思緒,有孤獨、有振作、也有瀕臨死亡重病痊癒後謙卑感恩的心境。然而貝多芬生命裡最後幾個月所譜寫的最後一首完整作品135 (Op.135),彷彿可預知生命的盡頭,回歸單純精簡的四個樂章,總結一系列的曠世巨作。

德弗札克《美國弦樂四重奏》寫於1893年,當時德弗札克已完成新世界交響曲,於愛荷華州的小城鎮渡假,當地聚集了許多來自捷克的後裔,在最接近家鄉的異地寫了這首弦樂四重奏,以自己的民族風貌,思鄉之情與穿越美國遼闊草原的火車聲響等,訴說對這土地與及家鄉的愛。

海頓的一生寫過無數的弦四的作品,為其立下標準形式與規模,1790年後的海頓,經過多次的巡迴演奏以及旅行,豐富了他的創作靈感,作品76號弦樂四重奏即是海頓的最後一組弦樂四重奏,也是海頓最常被演奏的弦四作品,寫於1796-1797年左右,音樂會將演出第五首。


四、「子午線二重奏 Duo Hsinka」
由台灣小提琴家張善昕與日本鋼琴家西本佳奈美在2016年成立於法國里昂,兩人都是法國國立里昂高等音樂學院的學生。「子午線」 則自2018年正式成為里昂高等培植的室內樂團體。

成立至今時常受邀至法國各地演出,包括 Salle Varèse, Salle d’ensemble, 蕭士塔高維契中心等音樂廳,近期受法國 Les Rencontres Musicales de Chaon 音樂節與寰宇音樂交流有限公司邀請至法國中部舉辦音樂會;2018年四月,他們獲得法國巴黎 Musique d‘Ensemble 國際室內樂比賽特別獎,並受邀於 Eurochestries Charente Maritime 音樂節演出;七月受義大利 Casalmaggiore 國際音樂節邀請,前往演出並求教於胡乃元大師;九月,受寰宇音樂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綜分女士之邀,參與該公司培育樂壇新秀之計畫,將於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台北演奏廳舉行音樂會。

曲目編排上,除了法國、俄國的作品在子午線的演奏曲目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以外,在未來的樂季, 「子午線」計畫演出全本貝多芬10首奏鳴曲以及當代的二重奏音樂。

大家對法國的印象,不外乎巴黎鐵塔、凡爾賽宮、塞納河等,但法國音樂裡面的內容,只是浪漫?或是還有那種19世紀末20世紀初,新時代作品風潮展現及法國特有的韻味及氣息?是即興與及時行樂?還是情歌與喃喃自語?這些,或許大家能在音樂裡面細細的品嚐,如同米其林餐廳一樣,每一口… … 都有故事。

德布西的音樂執著與世紀末的頹廢,拉威爾的藍調音樂到聖桑的情歌;音樂的美,能以許多不同的形式展現,除了獨奏,還有室內樂。子午線二重奏將娓娓道來,音樂如何從合作、衝突、情感之間表達人性的各種面向。也希望能透過二重奏的形式,讓大家以音樂悠遊於歐洲,更了解法國景色下的內涵。


叁、期許
本計畫「音樂沙龍推廣-企業合作計畫」,期許透過與企業合作至企業內宣傳,並於活動前後播放即將演出的相關曲目,增加企業員工對於曲目的熟悉度,進而鼓勵企業內部自主進行音樂性推廣活動。